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一片喜气。尤其是在我们农村,无论多忙,春节都得赶回家过年,享受一年中为数不多的几天阖家团圆。每年春节,都是人们尽情享受亲情、释放快乐的日子。然而,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春节再也没有从前的那种年味儿了。 姜堰话说:上灯圆子落灯面,今日已经是正月十三,放眼农村,已经完全没有了年的样子和味道,除了那些刚贴上不久的对联和还没有取下的灯笼之外,放在过去,我们很难将此景此景和正月十三这个特殊的日子联系起来。
年前忙忙碌碌洗洗涮涮,只为大年初一这一天,只不过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乐,享受年节的时间也短了。人生不能事事如意;生活不能样样顺心!为了给自己的家人好点儿的生活,只能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,踏上打工的征程。
在过去,虽然已经是正月十三,但是年味多多少少还是存在的,在农民的传统认知里,只有过了正月十五,年才算真正的结束,那个时候的农民活得没有今天的匆匆忙忙,在这段时间里,每个人也不着急着出去或者着急工作,还是聚在一起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,或在一起闲聊,或者在一块打打牌,打打麻将,农村依然可以听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,调皮的小孩仍然会提着灯笼、拿着鞭炮到处跑。 然而放眼如今的农村,新年仅仅只有两天,那就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这两天,这段时间已过,农村立马冷清了下来,曾经一直期待和向往的农村新年未免让不少人失落和失望,有些人甚至待不住初三,就开始陆续返回城里。
还记得小时候,村里来了免费的舞龙舞狮文艺队什么的,人们通常是里三层外三层,把文艺队围得水泄不通,男女老少个个脸上是笑容满面。 如今村里再也不会重现这样的场景,偶尔有舞龙舞狮的,也是狮子大开口,说几句吉利话,讨要大红包,还不停地要求涨涨财的。
这两天再到农村走走看看,完全是另一番的“萧条”景象,以我们村为例,村子目前有人住的人家大概有40来户,初略的统计,上锁的住户就达到了30多户,整个村子关门80%,剩下的几户是准备长期留守在农村的,基本上是以老人为主,其他该走的早已经走了。
此景此景又怎能和年味联系起来,和正月联系起来,年味早已经消失殆尽,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办法。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当下,农村加速衰败,留不住人的农村又怎么能留得住“傲娇”的年味。
当前的景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的现状,从未来发展来看,这种情景恐怕仍然会继续,而且会越来越严重,毕竟农村人越来越少,愿意回来的人也越来也少,以后兴起的恐怕不再是“乡村年”而是“城市年”。
估计要不了多久,过年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彻底变味儿了。 没有了年味儿,过年还有意义吗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