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,与月有关的就俯拾皆是,更不乏名篇佳作。其中仅苏轼笔下就有不少,如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、《阳关曲·中秋月》、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等。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,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,或倾诉旷达之胸襟。总之,在苏轼笔下,肯定有符合你心境的诗词去细细品读。 而除了苏轼那些广为人知的诗词外,还有一些冷门却十分惊艳的诗词,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的。譬如,小编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《菩萨蛮·湿云不动溪桥冷》。这首词上片主要描写了桥下冬夜美丽的月景,下片则主要描写了河畔高楼与河下船里的情思。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这首《菩萨蛮·湿云不动溪桥冷》: 湿云不动溪桥冷。嫩寒初透东风影。桥下水声长。一枝和月香。人怜花似旧。花比人应瘦。莫凭小栏干。夜深花正寒。
词的开头两句“湿云不动溪桥冷。嫩寒初透东风影。”苏轼以仰视的角度描绘了冬夜景色,并且烘托了此刻的心境。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,天空中凝聚的浓云不动,溪桥清冷,轻寒刚刚开始穿透东风的身影。“湿云不动”,有指空间湿气呈现饱和状态之意,这个时候人呼吸会感到胸闷,这里主要暗示苏轼的压抑心境。
而“冷”、“嫩寒”则是对冬夜的气候环境进行了描写,这里有突出苏轼生活处境严峻之意。另外,苏轼还把“湿云”、“溪桥”、“嫩寒”、“东风”这些景象全都进行了人格化,使其表达出的意思更加的生动。接下来的两句“桥下水声长。一枝和月香。”则是苏轼以俯视的角度描绘了冬夜景色,以及烘托不同的心境。 只见桥下的河水发出经久不息的声响,河边的梅花正在月光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。听觉、嗅觉的不同表达,主要是为了烘托此时心境的转变,由前面的压抑到现在的恬淡。至此,整首词的上片,苏轼声、形、色、味俱全的描写了一幅动态的冬夜月景,宛如电影画面一样,美得令人心醉!
下片“人怜花似旧。花比人应瘦”两句,则是苏轼用互比的手法,描写了船中人想象中的佳人形象。这里所表达的情思,与李清照在《醉花阴·薄雾浓云愁永昼》中的“莫道不销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只不过这里是花与人比较起来,应该是花比较清瘦。主要突出了人怜花之意。 最后两句“莫凭小栏干。夜深花正寒。”则是从侧面描写了佳人的相思。只见她独自一人靠着那小小的栏杆,殊不知此时夜正深,花正在受着寒冷。这里苏轼运用了李煜《浪淘沙·帘外雨潺潺》中的“独自莫凭栏”和“罗衾不耐五更寒”词句,不露痕迹地也将自己的处境体现了出来。
综观苏轼的这首词,运用了比喻、拟人等表现手法,生动的描绘了冬夜月景,并且烘托了河畔高楼与河下船里的两种情思。苏轼这首词写于他从泗洲(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),过楚州(今江苏省境)时。当时楚州太守田待问办席招待苏轼,席上,苏轼赋此词以赠侍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