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项社会学调查发现,很多90后的存款还不到整体收入的15%,大量的开销用于日常,而对于一些较大的经济开支,例如,买房、买车等,都是由父母补贴的。有的人虽然已经成家,但是仍然需要依赖父母支撑自己的生活,包括抚养孩子、还房贷等。 由此可见,当代社会,年轻人普遍缺乏存钱意识,难以准备充足的财力去支撑较大的经济开销。那么,如何才能养成储蓄的好习惯呢?针对此类问题,心理学家提出了两种高级的存钱方式。
一、定期储蓄 首先,想要积攒财富,就要看得更加长远,有意识地定期储蓄。对于年轻一代而言,他们没有经历过父辈那种物质匮乏的生活,不懂得珍惜当下,总是一味的追求高消费、新产品,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与浪费。正是由于在这种成长背景的限制,当今年轻人难以树立起忧患意识,不会考虑未来生活中可能的变数。 并且,从个体心理层面看,人都有追求片刻的愉悦,而忽略长远得失的心理倾向,当一件事情摆在面前时,我们总是很难考虑更长远的影响,而会更关注眼前的利益。
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为了满足当下的欲望,购买了很多非必需品,而未曾考虑自己未来的规划与可能遇到的变数,没有定期储蓄。很多时候,人们之所以陷入长期贫穷的境地,是因为没有树立起长远的目光,缺乏规律性思维。 例如,有的穷人在收到政府救济金后,会先偿还债务,然后挥霍一空,他们忽略了突发情况,导致很快又陷入了新的债务中,形成恶性循环。同理,我们也要避免这种“短见”心理,要学会为更长远的生活考虑,树立起积攒金钱的好习惯。
二、自我投资 另一方面,存钱不仅是将钱攒起来,更重要的是学会理财、投资,产生更多的潜在收益。有的人存钱只是机械地节省,却不曾考虑“开源”,让钱增值。 由于通货膨胀、物价上涨等各种因素,机械的存钱方式只会让积蓄越来越少,无法与时俱进。而更聪明的攒钱办法是在存钱的同时,进行适当风险的投资。
例如,对自己的投资便是产生更多潜在收益的好方式。当你愿意在自己身上花钱,去参加一些培训项目,从而获得更好的能力、更多的工作机会,自然工资收入也会随之提升。 虽然从短期看,你的消费增加了,但是当你获得了这些提升之后,就能拥有更高的平台,赚更多的钱,从而达到存更多钱的目的。
总体来说,存钱是保证我们生活更有弹性、能承受更多可能风险的保障。一方面,我们要学会从远期视角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,定期储存,另一方面,我们也要学会自我投资,去获得更多潜在利益,让钱增值。 参考资料: 《富人思维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