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姜堰 | 姜堰区门户网站 | 姜堰论坛| 姜堰网 |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4127|回复: 2

《思远人》一片深情相思泪洒和墨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

[复制链接]

65

主题

95

帖子

313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13

广东

发表于 2019-2-19 13:53:1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晏几道的“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”不知催下多少痴情人的眼泪?他是晏殊第七子,父子二人均以词名,都属婉约派词人,世称“二晏”。在言情方面,晏几道比晏殊更加深婉曲折,更能“动摇人心”。《思远人》是晏几道自创调,因此有词牌和词题的双重功能,因词中的“千里念行客”一语而得名,这是一首闺中思远词。


“泪弹不尽临窗滴,就砚旋研墨”这样的构思虽然新奇,但并不独特,因为脍炙人口的《游子吟》的作者唐代的孟郊就已经想到过,“泪墨洒为书,将寄万里亲。书去人亦去,兀然空一身”(《归信吟》)。晏几道这句只能算作化用,但“渐写到别来,此情深处,红笺为无色”三句却是独创,将分别之后所有的故事和心情一一道来,这需要多少泪和信笺?写到情深处,竟然使红笺黯然失色,虽是夸张,却将一片深情表现出来,化用和创新,晏几道做得天衣无缝。

思远人

红叶黄花秋意晚,千里念行客。飞云过尽,归鸿无信,何处寄书得。泪弹不尽临窗滴,就砚旋研墨。渐写到别来,此情深处,红笺为无色。


“红叶黄花秋意晚,千里念行客。”“红叶黄花”是晚秋时节典型的景物特征,古人对时序变化非常敏感,因此常常能抓住景物的特征。古人诗词中表现秋天景物特征的句子很多,如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中的“碧云天,黄叶地,北雁南飞。秋来谁染霜林醉,总是离人泪”,如马致远的《天净沙·秋思》中的“枯藤老树昏鸦”,如李璟的“菡萏香销翠叶残,西风愁起绿波间”等等。起首两句,一写时间之久,一写空间之远,为下文铺展相思之情留下充足的空间和抒写余地。

“飞云过尽,归鸿无信,何处寄书得。”“飞云”、“归鸿”都是寄托相思的信使,“飞云过尽”与“过尽千帆皆不是”有异曲同工之妙,一次次的希望与失望,造成的结果却一样,“肠断白洲”。古诗词中的“归鸿”往往是为抒情而造的景,并非实写,只是为了表现“无信”的痛苦和绝望而已。上片写景,下片抒情,主要抓住几个动作来突出抒情主人公的复杂的心理和情感。对此,陈匪石《宋词举》有一段极为透辟的分析:“‘渐’字极宛转,却激切。‘写到别来、此情深处’,墨中纸上,情与泪粘合为一,不辨何者为泪,何者为情。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,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。”


“泪弹不尽临窗滴,就砚旋研墨。”上片之景全是思妇临窗所望,秋意晚,行客远,雁无信,书不达,思妇因相思情深而弹泪不尽,不经意却滴满了置于窗台上的砚台,思妇索性边落泪边研墨。以泪研磨,想象实在奇特。

“渐写到别来,此情深处,红笺为无色。”明明知道即使书信写成也无处可寄,但情到深处哪还管得了这么多?只是写,从邂逅相遇写起,从萍水相逢写起,从一见钟情写起,初见时的种种心动,相识后的种种默契,不愿提起,着意回避,但还是渐渐写到了分别,分别时依依不舍,分别后的孤寂思念,思念而不能相见的绝望。越写心情越不能平静,情到深处,连红笺都为之失色,虽然运用了夸张的手法,却显得自然贴切,将思妇写到情深之时泪如雨下将红笺打湿的情态表现了出来。


本词上片写景,下片抒情。上片抓住晚秋“红叶黄花”的典型特征,加上“飞云过尽”、“归鸿无信”的铺垫,为下片抒情主人公的出场营造了一个凄凉无助的环境氛围;下片用一个精心设计的细节——临窗落泪入砚,这样就可以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重点镜头——和泪研磨,展纸书情,上片已经暗示过书信无处可寄,下片却又情不自禁地要写信,可见情已到深处,理性的大堤已被情感的洪流冲垮,只要能宣泄胸中长久的郁积,谁还管它是否有现实的可能性呢?看似无理,却将思妇的一片痴情表现了出来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668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4106

广东

发表于 2019-2-19 13:53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顶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643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3617

北京

发表于 2019-2-27 01:08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贴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新姜堰 ( 苏ICP备19003442号 )

GMT+8, 2024-12-26 17:57 , Processed in 0.081220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