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姜堰 | 姜堰区门户网站 | 姜堰论坛| 姜堰网 |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4188|回复: 3

史上最难背诵的一首诗,全诗洋洋洒洒700字

[复制链接]

92

主题

116

帖子

430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430

江苏泰州

发表于 2019-2-27 18:02:2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杜甫一生写诗无数,不仅诗歌质量非常高,诗歌数量也非常庞大,不愧有“诗圣”之称。高山仰止、景行行止,杜甫就像诗歌殿堂里的一座高峰,从来都是历朝历代文人们争相效仿的对象。

杜甫成就最高的诗歌有著名的“三吏”、“三别”,即《新安吏》、《石壕吏》、《潼关吏》和《新婚别》、《垂老别》、《无家别》,这些都是杜甫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。


同样是写战乱年代百姓凄苦生活的,还有这首《北征》,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,全文长达140句,洋洋洒洒700字,却语言精练、感情深厚,丝毫不觉冗长,是杜甫诗歌艺术成就的典范之作。

北征 

唐 杜甫

皇帝二载秋,闰八月初吉。杜子将北征,苍茫问家室。维时遭艰虞,朝野少暇日。顾惭恩私被,诏许归蓬荜。......邠郊入地底,泾水中荡潏。猛虎立我前,苍崖吼时裂。菊垂今秋花,石戴古车辙。青云动高兴,幽事亦可悦。山果多琐细,罗生杂橡栗。或红如丹砂,或黑如点漆。......鸱鸟鸣黄桑,野鼠拱乱穴。夜深经战场,寒月照白骨。潼关百万师,往者散何卒?遂令半秦民,残害为异物。况我堕胡尘,及归尽华发。经年至茅屋,妻子衣百结。恸哭松声回,悲泉共幽咽。平生所娇儿,颜色白胜雪。见爷背面啼,垢腻脚不袜。床前两小女,补绽才过膝。......园陵固有神,扫洒数不缺。煌煌太宗业,树立甚宏达。


安史之乱后,唐肃宗757年,杜甫从陕西的凤翔出发,回到鄜州(今陕西富县)探望家人,到家之后写下了这首《北征》,记录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,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的民生状态。鄜州在凤翔东北,因此为“北征”,即北行的意思。

杜甫此时被授左拾遗一职,诗歌中自称“臣甫”,全诗更像是一首用诗歌体裁写给皇帝的陈情上书。从探亲路上的所见所闻,到诗人内心的所思所想,再到天下人民包括自己家人在内的生活状况,无一不详尽地记录在了这一首诗歌之中,难怪杜甫有“诗史”之称。这样的诗歌,对还原当时唐朝的生活和社会现实,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724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5223

江苏泰州

发表于 2019-2-27 18:02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贴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92

主题

116

帖子

430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430

江苏泰州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9-2-27 18:03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
全诗虽然很长,但结构安排合理,行文自然,感情深重,饱含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,表达了对国家能够再度繁荣兴盛的热切希望。全诗分五个段落,地理位置上从凤翔到鄜州转换。第一段,叙述受皇上恩典,回家探亲、辞别朝廷的缘由;第二段,写回家途中见到的战乱景象;第三段,写回家后与妻子儿女团聚、悲喜交加的场景;第四段,提出借用回纥兵力的建议;第五段,表达了对国家再度兴盛的期望。

“拜辞诣阙下,怵惕久未出。虽乏谏诤姿,恐君有遗失。” 怵惕:惶恐不安,皇上体察下情,允许我回家探亲,我的内心却感到十分惭愧不安,好久都没有走出朝廷,因为始终在为国家大事和君王担心。


“山果多琐细,罗生杂橡栗。或红如丹砂,或黑如点漆。”这是诗人在回家路上的所见所闻,山里的野果都很散乱细小,到处混杂生长着橡树和山栗。有的红得像朱砂,有的黑得像点点的生漆。山上的野果尚且有雨水的滋润,结满了果实,而人却食不果腹、四处漂泊,生在战乱时代,世外桃源的生活是多么地难以企及。

“鸱鸟鸣黄桑,野鼠拱乱穴。夜深经战场,寒月照白骨。” 鸱鸟在枯桑上鸣叫,野鼠乱拱洞穴。夜深时,我走过战场,寒冷的月光映照着白骨,出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副阴森凄惨的战后景象。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92

主题

116

帖子

430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430

江苏泰州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9-2-27 18:03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
“潼关百万师,往者散何卒?遂令半秦民,残害为异物。” 回想起潼关的百万大军,那时候为何溃败得如此仓促?使一半的秦中百姓,遭到了惨重的残害。

“况我堕胡尘,及归尽华发。经年至茅屋,妻子衣百结。” 何况我曾经被胡人虏获,回归时已经头发花白。过了好多年,才再次回到老家的茅屋,妻子的衣裳,都成了用零头布缝补而成的百结衣。百结衣,补缀很多的衣服。

“恸哭松声会,悲泉共幽咽。平生所娇儿,颜色白胜雪。”好不容易回到家里,看到妻儿这么辛酸的生活场景,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伤心,只好在松林里放声痛哭,松林里的泉水听见了,也跟着一起呜咽。平生最看重的、最娇养的儿子,因为生活条件太差,没有吃好、没有穿好,脸色变得比雪还要苍白。


为了自己的理想,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,诗人一个人背井离乡地在外多年,好不容易一路跋涉千山万水,回到家乡看望妻儿,却见到妻儿生活的如此艰难,这是一幅多么令人肝肠寸断的场景。

但诗人又不仅限于对自己这个小家的感慨伤痛,而是充满了对天下苍生的怜悯,充满了忧国忧民的大情怀,穿过原野、经过战场、回到家乡,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战争之下的满目疮痍、累累白骨,诗人衷心发出了对国家兴盛、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热切期望,娓娓道来,笔力厚重,沉郁顿挫,感人至深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新姜堰 ( 苏ICP备19003442号 )

GMT+8, 2024-11-22 13:37 , Processed in 0.059070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